脸和手臂都黝黑油亮、泛着古铜色光的蔬菜种植户李万祥蹲在大棚里,翻开一片鸡毛菜叶仔细查看长势。这里是位于崇明区竖新镇的上海正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两无化栽培示范点”、“市级蔬菜标准园”、“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点”等一连串头衔,表明这个蔬菜种植基地并不简单。
公司基地里的蔬菜,种植全过程不用化学肥料、不施化学农药,实现了“两无化”,均价可卖到每斤25元,堪称蔬菜中的“奢侈品”,而且客户还在源源不断增加中。这是怎么做到的?
2011年,公司负责人蒋菁包下一块地,起初的目标很简单:让孩子们吃上放心菜。蒋菁大学学的是生化工程,曾从事金融工作,她懂经营管理,却不会种菜。于是,蒋菁找来有多年蔬菜种植经验的李万祥,作为“技术总监”。
“老李啊,事先说好,我会在大棚里装摄像头,保证是绿色无农药种植,希望你别介意。”当时,食品安全问题是蒋菁最为关注的,她想了个不得已的办法。“没问题,欢迎随时监督!”李万祥倒也不介意,在公司一干就是十年。
从2019年起,崇明开始探索蔬菜“两无化”生产模式,今年确定4家基地为蔬菜“两无化”创建基地,如今全区“两无化”蔬菜年种植5000亩次以上,品种有杭白菜、生菜、青菜、芋艿等,深受都市消费者的喜爱。近两年,正禾公司响应崇明区的政策,全面推行“两无化”蔬菜种植。
不用化学肥料、不施化学农药,杂草、病虫害防治是“两无化”种植的难点。对此,正禾公司应对有良方。
眼下正是盛夏草木旺盛之时,正禾公司的蔬菜基地里,却见不到杂草踪影。走进大棚内,只见地上覆着一层黑色的地布,其作用是防止阳光透过地面防草布、照射到下面的杂草,使杂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从而达到抑制杂草生长的目的。
“地布防草并不少见,关键在于,我们这里的地布是由机器定制的。”李万祥介绍,2018年,在生产实践中,公司自主发明了园艺地布的加热打孔设备。该设备适用于任意品种的蔬菜,播种和移栽均可,可以调节任意株、行距,可开圆孔、方孔、矩形孔。
“用机器打孔的地布,配合播种机覆盖防草后,可降低人工除草费用90%以上;而且地布可重复使用,寿命一般为3年到5年。”李万祥说,目前公司已为这项技术申请专利。
针对虫害,关键是要未雨绸缪。“我们牢记病虫害发生的时间点,使用杀虫灯、黄板等工具进行防虫。你看,我们的蔬菜上还是会有少量虫洞,但完全在可控范围内。”
最近,市里的蔬菜专家实地考察后,对这一套田间管理技术颇为赞许。公司将参与上海市绿叶菜产业技术体系的现场会,示范展示正禾优化的播种机、机械化采收机相结合的物理除草技术,李万祥也将受邀为同行们授课。
地布防草的成功催生出了另一项技术——免耕种植。在一个“免耕种植”大棚里,种完生菜紧接着就可以种毛豆,不需要翻土。“种完一茬菜后耕翻土地,主要是为了清除杂草,我们的地布技术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推行免耕种植,还让李万祥有一个新发现:土里的蚯蚓多了起来。“之前机器翻土虽然方便,但几乎把土里的蚯蚓都赶走了。这块地试行了一年‘免耕种植’,我翻土的时候发现,土壤里的蚯蚓又回来了。”之前李万祥还在担心土质问题,现在看来是多余的。联想到小时候干农活的经历,他恍然大悟——蚯蚓本就擅长疏松土壤,是最好的“生态系统工程师”。
如今,基地内种有近50个蔬菜品种,有150亩蔬菜瓜果,保证几乎每天都能收割最新的一茬菜。近年的品质抽检中,正禾蔬菜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合格标准。
均价每斤25元的蔬菜可不便宜,但正禾公司的客户流失率很低,基本都是会员制。为此,优质的产品、服务都不可或缺。
首先,蔬菜的品种要丰富些。以青菜为例,基地大棚内种有“海青2号”“海青3号”“海青5号”三个品种。许多蔬菜种源都是与上海市农科院合作获得,其抗病性、口感等指标都是优中选优。
另外,蔬菜光“种好”没用,还要“卖好”,让客户“叫好”,消费者的评价和反馈非常重要。蒋菁的手机上,每天都会收到一张“客诉表”(客户投诉表格)。这张表格根据个体消费者的反馈,时时更新。“你喜欢2号,他喜欢3号;要是觉得不好,随时可以换一种。”面对报上来的“明星菜”及“问题菜”,公司会及时调整种植策略。“从实验室到餐桌,买单的还是消费者,数据并不能直接替代评价,还是应该多听听消费者的声音。”蒋菁说。
“我们公司配送蔬菜,快递只用顺丰、京东两家,这两家公司送生鲜食材比较有经验。”蒋菁告诉记者,除了常规的轻拿轻放,她还会叮嘱快递员:有些菜冻不起,千万不要放在冷链旁边,会影响口感。“一开始我们也没注意,这是根据客诉表反馈才发现的问题。”
如今,每天清晨5点,正禾公司里伴着晨露的新鲜蔬菜经过采摘、分拣、包装,一批批发货至市区,除春节假期外,其他时间都可保证配送。去年疫情严重的时候,蒋菁把蔬菜打包好,提前放到公司门口,采取无接触配送。“没办法,顾客每周、甚至每天都要吃菜的,市场需求逼着我们自我革新,不断进步。”蒋菁笑着说。
今年,第十届中国花博会在崇明举办。借着这个机遇,许多人来到这座生态岛休憩游玩。蒋菁告诉记者,公司的不少客户也借着参观花博会的机会,顺路到她的种植基地去看看。“很多客户说,以前只在手机图片上看到蔬菜大棚的样子,没见过实景,到大棚里看了以后更有感觉,还有不少人看一圈后还会带些菜回去。‘两无化’蔬菜到底好在哪?我想,他们在餐桌上、田地里找到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