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邮箱

联系电话

010-59338585

必一体育网页版登录
必一体育网页版登录宁蒗县:返乡青年情系小凉山 带领“亲人”增收致富
来源:必一运动官网 作者:必一运动 发布时间:2024-03-15 23:33:15

  “阳和启蛰,品物皆春。”从散养零卖的庭院经济,到成立合作社、开办小微企业,再到成为非遗传承人、电商带货主播越来越多懂农业、爱农村的返乡青年在宁蒗彝族自治县“小凉山”的这片沃土上尽情挥汗,成为经营能手,蹚出致富路子,为家乡产业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和军人的意志品质,用辛勤的双手让家乡土产品走出大山,让乡亲们过上更好的生活,是从小吃着绿色食品长大的李明退役回家后的坚守和承诺。

  “2018年,我满怀着对家乡味道的热爱,挨村挨户了解乡里的产业现状和农民需求,探索如何找到一个切入点,把菜篮子变成聚宝盆,和乡亲们一起,探索销售苹果、苦荞、烟熏腊肉等农产。”

  宁蒗县新营盘乡光马山脚下,李明坚持联农带农发展理念,牵头成立公司,依托“双绑”利益联结机制,与村里合作社、农户紧密合作,形成“公司+合作社+农户+电商”的经营模式。提供种养技术咨询、高原农副产品批发销售、休闲观光农业和生态旅游开发、网红直播带货、农产品电商等农业综合服务。

  近三年来,累计将250余吨农特产品推向大山之外的市场,带动385户合作农户创产增收,实现该村各类农产品销量同比增长33%;线下与优质供应商合作,为500余农户提供生产服务,开展各类培训指导21场1050人次,提供苹果、花椒专用复合肥百余吨,“长富2号”糖心苹果苗2万余株,苹果种植面积增至3122亩,亩产收益达6000元以上,林下养殖土鸡数量增至1490羽,以“一园多效”带动农户户均生产经营性收入超过3万元。

  李明注册了“三三五八”商标,用品牌筑起一道回味乡愁的桥梁,大幅提高了农产品现代化产销效益,真正让农特产品“响”了起来,让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

  硕士毕业后,卢晓兰曾在一个集团公司就业,沉淀一定的创业经验后,按捺不住那股干事热情,回家便当起了一名新型职业农民。

  “政府出台扶持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政策,对于从小生活在农村、怀揣创业梦想的我来说,无疑是借到了东风。土鸡养殖与传统彝族村落条件匹配,对农户来说投资小,回报周期短,带动辐射面也广,更容易联农带农,实现自己的创业初衷。”卢晓兰说。

  起初,卢晓兰筹集32万元创业资金,加上政府贴息创业15万,产业奖补资金3万,在宁蒗县紫玛街道羊窝子村承包了近500亩土地建立养殖基地潜心从事土鸡养殖和销售。2022年以来,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前往昆明、大理等地成功的养殖企业考察学习5次,由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科技特派团产业组专家予以技术支持,对鸡苗的选用、疫苗程序、预防措施、养殖方式等提供规范指导,管理和运营不断完善,技术和产能大大提高。与云南礼物、云端出品等平台合作,按以销定产的思路供应盐源等周边区县活鸡批发市场、连锁酒店、农家乐等,建立了稳定的销售渠道。创新联农机制,为全县实施庭院经济项目提供4万只鸡苗,扩大了宁蒗高原鸡市场份额,还创立了“彝窝跑山鸡”品牌。

  截至目前,20个养殖棚里高原土鸡存栏增至3万多羽,出栏率同比提高20%,年销售额达480万元,“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不断升级,以点带面带动村里168户脱贫户、监测户实现户均增收6000元。卢晓兰在党员带头发展致富方面作用明显,她的养殖场被评为“县级龙头企业”。下一步,她计划安装一套可视化物联网系统,让消费者随时可以在网络上监测到整个养殖过程,如养殖环境、养殖周期、厂家信息等,实现养殖过程透明化、智能化,让消费者买得踏实,吃得放心。

  “咯吱,咯吱”泸沽湖畔的温泉村,一位摩梭小伙正与织工们一起编织着母系氏族的纺织梦。大学毕业后,为了延续母亲口传心授的摩梭手工文化,杨成龙欣然挑起非遗传承的使命。“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尽沧桑却经久不衰,决不能在我们这辈人手头搞打失啊!”

  2016年以来,杨成龙申请成立集党建活动、非遗作品展销、非遗文化展览等为一体的“宁蒗县阿七独支玛摩梭非遗博物馆”。馆藏10部讲述泸沽湖人文历史系列的音视频纪录片,展示着摩梭人的传统手工纺织技艺、民俗建筑、民间医药等“活化石”,映射出摩梭母系大家庭文化、摩梭人的自然观和生态智慧。该馆2023年被评为“云南省非遗工坊”。杨成龙还成立了“永宁镇摩梭手工业和农业联合党支部”,作为馆长和支部,他始终坚持党建引领行业发展,所在支部先后获评“丽江先锋示范点”等3个先进示范党组织称号。

  通过市场调研,杨成龙发现70%的游客希望能体验摩梭母系大家庭文化和摩梭传统服饰、特色餐饮等,84%的游客希望能购买特色伴手礼,而游客喜欢的旅拍对传统服饰的需求量也很大。于是,他依托“非遗馆”建立了“手工纺织工坊”“皮革工坊”“服饰工坊”“天才妈妈梦想工坊”等非遗系列工坊,按手工纺织、绘画、服饰体验等类别设立非遗体验课程。截至目前,开展非遗技能培训19场1000余人次,举办交流会和研讨会16场,社会实践活动13次,带动900余名织工就近务工,织品年销量近10万条,助力“宁蒗县非遗中心”,邀请17位非遗传承人参加了17类非遗传承系列活动。

  杨成龙结合村里12户民宿、6家民族餐馆,向游客推出永宁镇乡村旅游攻略,推出民族特色伴手礼20余类,加深了公众对泸沽湖地区“非遗文化”和“农旅产业”的新体验,同时也增强了泸沽湖地区的地方文化自信,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贡献了一份力。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此汇聚返乡青年才俊各展其能,一同擘画“最美彝乡”产业蓝图,正是当地群众心之所向。


必一体育网页版登录
版权所有:必一体育网页版登录·(B-Sports)必一运动官网 必一体育网页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