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四川省石渠县2023年度驻村干部集中轮换以来,新一轮驻村干部始终扎根深处、干在实处,分析调研村情特点、资源禀赋、产业优势累计516余次,入户走访2万余户,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正科乡许巴村作为石渠县乡村振兴示范村,距离县城90公里,全村共计182户、755人。为了将许巴村打造成为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的示范点,该村驻村干部始终坚持思想不松、干劲不降,以高站位、强担当、实举措,做到帮扶决心只多不少、帮扶力度只增不减、帮扶标准只高不低、帮扶力量只强不弱。
践行三个“为”,强化村党组织建设。针对本村人口多、住户分散、工作开展不便等问题。一是为党员干部添本事。从严落实落细“三会一课”制度,健全党的组织生活,严格党员管理,加强党员教育。坚持“第一议题”制度,按时按期组织村干部、党员进行理论学习和研讨30余次,畅谈学习体会,专项开展推普培训40余次,帮助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水平;组织党员干部跨县、州外出学习参观,通过座谈分享+开展主题党日的方式,实现“走出去”学+“带回来”用的闭环,切实发挥党员干部先锋作用170余次,同向发力。二是为基层群众解难事。新一轮驻村干部上任以来,立即走村入户,走进牧区草场、田间地头、院里树下,关心群众生活状况,把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记在心头、写在本里,短短时间里,跑遍全村143户群众,解决问题269个,整治化解矛盾34次。三是为干部群众办好事。为有行有效开展政策宣讲、控辍保学、技能培训、文明建设等活动,争取60万元资金组织修建村民活动场所,建立健全相关制度,通过“党群服务中心+村民活动场所”的方式,强化活动室功能作用,并设党员活动、图书阅览、科技培训、娱乐活动等功能区,开展各类活动,一室赋能多用,真正让活动室“活”起来,加力建设示范性党建阵地。
做实三个“强”,推进富民强村兴业。针对许巴村耕地面积大、外出务工人员较少、技术人员缺乏等问题。一是头雁赋能强带头。工作队同乡村两级干部围绕本村发展规划、集体经济、产业发展等方面交流探讨6次,明确本村产业结构、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以推动正科乡青稞产业向绿色高质高效转化提升效益为目标,在农业农村方面向群众学,到地里学,下村调研30余次;组织村里致富能手、致富带头人人选到临县学习调研青稞产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10余次,通过实地察看、现场交流等方式,针对邓玛生态园发展农副产品合作社项目等内容形成调研报告5份。二是技能培训强支撑。聚焦农业农村、创业能手、文化传承等方面,依托“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育培训服务中心石渠分中心暨石渠县技术技能培训中心”、协调其他帮扶力量,共同开展致富带头人、种植、养殖、医疗、护理、推普等各类培训20余次;利用资源优势,为当地群众开展电商、旅游、政务礼仪等各种订单式培训200余次,按照调研情况为群众提供精细服务8次,加强对种植业、养殖业的引导,面向全村提供各类人才的教育培训和工作指导50余次。三是教育帮扶强保障。聚焦拓宽教育脱贫通道,利用周围资源,筛选并整合各类信息,针对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市场资源和政策咨询;为石渠县籍学生争取定点帮扶奖助学金及创业资金,鼓励就读高等学校、创新创业,为高中毕业生指引多彩未来梦;搭建就学就业资助服务桥梁,帮助返乡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打通就业“最后一公里”。
聚焦三个“点”,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为了拓展困难群众帮扶渠道,提升公共服务质量。一是把共建共创作为服务出发点。坚持问题导向,同村干部、村民代表共同修订村规民约等制度,广泛收集意见建议10余条,力求“规”得准、“约”得实;健全完善党务公开、村级事务公开制度,完善监督机制,协调推进村级各项工作落实落细;开展“道德模范评选”“庭院经济”等评比评选活动,深入推进移风易俗进村入户,参与户数共计300余户,加强勤俭节约、思想道德教育,建设文明新风宜居乡村。二是把多元化解作为矛盾纠纷着力点。完善矛盾纠纷预防和多元化解机制,抓严抓实矛盾排查化解工作,探索治理新手段,将大小事解决在网格上,定组安人,通过精细“排”、认真“听”,收集研判各类信息,针对邻里矛盾,与村干部上门谈心谈线余次,及时采取果断措施整治化解,对跨部门、跨辖区的疑难诉求积极对接县级相关部门,解决问题260余件;三是把“融”法于“景”作为阵地建设切入点。通过“党建+”的方式,在党群服务中心、村民活动场所按照实际定点选材,开设“法律宣传”专栏,开设反电信等专题普法27余场次;在党群服务中心、村民活动场所组织开展文化、科技、教育等各类活动,增强思想道德教育,增强民族认同,让群众在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中,“融”法于“德”,提升法治素养。(生龙青措)